溝通與日常生活的相遇(台北場)
透過核心詞彙提供中重度溝通障礙者友善溝通環境
一、研習簡介
溝通是人類的生活要素,也是基本人權。為溝通障礙者創造一個友善的溝通環境,並不只是提供一個”溝通輔具”而已,而是理解並認同每一個人都有被理解與表達的需求。在生活情境中,除了口語以外同時提供非口語的溝通示範,讓溝通障礙者自然而然學會透過照片、圖卡、手勢等輔助溝通系統與他人互換訊息。核心字彙(Core Vocabulary)指在一般溝通對話使用的詞彙中,數量相對稀少,但卻是構成整個溝通大部份內容的重要字彙,不需要特別考慮年齡、情境與活動差異,依然維持詞彙的一致性,因此適合在日常活動中,加入適當的邊緣詞彙後,成為溝通的媒介。
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藉由德國參訪及學者的分享,接觸到國外發展出的核心詞彙溝通版面,語言治療團隊透過資料蒐集與研究分析,發展此套中文化的核心詞彙溝通版面,一個由40個常用詞彙成的溝通版面,其特色和優點是不需因為不同服務對象和情境頻繁更換版面,每個詞彙可以因著不同的溝通情境,扮演不同的溝通功能,並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溝通訊息,可以隨時隨地在自然情境下示範與互動,進而提升服務對象在情境中的參與度。
為了溝通版面在使用上的彈性與便利性,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工程師和語言治療師團隊,歷經三年半的修正與試用,共同設計出方便操作、人性化使用,且貼近實際服務的APP「AAC核心溝通+」,方便可以立即調整與變更版面,適合使用於不同障礙程度的溝通障礙者,不需要經過繁複的設定就可以創造出一個「溝通無礙」的互動環境。
本次研習將介紹核心詞彙的基本概念,以及在生活活動或課堂中的運用方式,此外,將由語言治療師和資深教保督導分享實際課堂運用,希望全面推廣與落實輔助溝通系統的可近性。
二、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
三、共同主辦: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、臺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
四、研習日期:2019年05月19日(星期日) 08:50~16:10
五、研習地點: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B106 教室(台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)
(位於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大樓地下室)
六、研習人數/對象:60人,對象包含教保員、治療師、相關系所等專業人員。
七、報名辦法:
1. 報名期限:108.05.07(二)止;若報名額滿,則提早停止報名。
2. 報名窗口:孫小姐m917@mail.maria.org.tw;電話04-24713535轉1803。
4. 報名方式:線上報名https://www.mariamumu.org/AnswerMe/Survey/Form/AkdJMc
5. 報名費用:免費(不提供午餐)
八、講師(依出場順序) :
蔡孟儒 副教授/系主任
現職: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
國際言語音聲學會(IALP) 副理事長
台灣聽力語言學會 副理事長
學歷:美國Wichita State University溝通科學與障礙學博士
李琇菁 主任/語言治療督導
現職: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
學歷: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語言與聽力科學碩士
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聽語治療組學士
賴乙欣 教保組長/督導
現職: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瑪利亞啟智學園
學歷:臺中科技大學企管科、教保員督導班結業
何心瑜 語言治療師
現職: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寶寶啟蒙中心
學歷: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
九、學分認證:規劃申請語言治療師學分之繼續教育積分認證。
十、其他事項:
1.本研習不提供午餐。
2.為尊重講師與學員,研習課程中請勿自行拍照、錄影及錄音
3.本研習不另行印製講義,僅提供電子講義,學員可依需求自行下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