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
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
【徵人訊息】真好語言治療所
機構: |
真好語言治療所 |
職務: |
全職語言治療師 |
條件: |
語言治療師證照 |
薪資: |
面議 |
地點: |
院所內 |
聯絡人: |
蔡老師 |
地址: |
新北市板橋區自由路17巷11號1樓 |
電話: |
02-22561755 |
傳真: |
02-22561755 |
E-mail : |
cheerfulsslc@gmail.com |
說明: |
1. 服務內容: A. 兒童與成人各類別語言評估、治療業務 。 2. 本院特色: A. 舒服的室內空間及室外小花園,有治療師專屬休息室、獨立的教室,量身打造的課桌椅,保護治療師的脊椎健康。 B. 專業的服務,全面一對一教學,沒有業績壓力,自由排課,上下班休假依勞基法規定。 C. 完善的配備,多為全新國外進口的教具,堅持高品質的教材,視個案需求,治療師可大方採買。 3. 本院福利: A. 享勞健保。 B. 生日禮金、三節獎金與年終獎金。 C. 免費身體健檢。 D. 全額補助公會年費。 E. 補助研習課程費用。 4. 意者請e-mail附上履歷表以及 語言治療師證書。 5. 交通資訊:新埔捷運站步行3~5分鐘。 歡迎總是堅持專業的您一起來造福大眾。 |
【徵人訊息】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
機構: |
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 |
職務: |
語言治療師 |
條件: |
1. 具證照;有2年以上小兒語言治療之臨床治療經驗或研究所學歷尤佳 2. 對小兒語言治療領域有熱忱 |
薪資: |
面議 |
地點: |
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16號2樓 |
聯絡人: |
嬰幼兒發展中心 李主任 |
地址: |
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16號2樓 |
電話: |
02-77287688分機16 |
傳真: |
|
E-mail : |
w90j1727@gmail.com |
說明: |
Ø
工作內容:小兒自費治療,提供家庭1對1治療模式。 Ø
公司福利: 1. 月底薪依經歷面議。另有考核獎金與工作績效獎金 2. 部門康樂補助 3. 三節禮金(年終獎金) 4. 公會常年會費全額補助 5. 院外教育訓練補助(4000~6000/年度) 6. 院內教育訓練課程(邀請院內醫師,資深治療師,或外聘客座講師) 7. 教育訓練進修假(2-6天/年度) 8. 勞、健保及勞退,團保 9. 員工春酒與抽獎 10.員工制服 Ø
意者請來信email ,履歷內請附上: 1. 工作經歷(附個人照片) 2. 直接寄至信箱:w90j1727@gmail.com.tw (李治療師_嬰幼兒發展中心主任),合格者將盡速安排面試 3. 通知面試時,請準備學士以上證書,語言治療師證書 |
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
【徵人訊息】大步語言治療所
機構: |
大步語言治療所 |
職務: |
兼職語言治療師 |
條件: |
1.
具語言治療師證照 2.
小兒早療實務經驗3年以上 |
薪資: |
薪資優;抽成制 |
地點: |
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22巷63號6樓之2 |
聯絡人: |
林老師 |
地址: |
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22巷63號6樓之2 |
電話: |
0978703327 |
傳真: |
|
E-mail : |
strideslpclinic@gmail.com |
說明: |
每月上課時數:無限制 時間:營業時間內彈性選擇 服務內容: 1個案以小兒為主,少量成人個案。 2本所為自費單位,以一對一治療服務為主,但治療師可依個案需求成立小型團課。 3 應徵方式:意者請檢附個人履歷(須附照片)、最高學歷證明和語言治療師證書email至
strideslpclinic@gmail.com 4 書面審核後,合適者將擇期通知面試,上述資料不予退回。 |
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
【徵人訊息】桃園藝文-恆新復健科診所
機構: |
桃園藝文-恆新復健科診所 |
職務: |
兼職 語言治療師 |
條件: |
1.具語言治療師證書,可獨立作業 2.有經驗為佳,應屆畢業可 |
薪資: |
面議 |
聯絡人: |
賴語言治療師 |
地址: |
近桃園展演中心藝文特區(交通便利,生活機能完善) |
電話: |
0987270332 |
E-mail
: |
yuhsun1030@gmail.com |
說明: |
上班時間:週六早午班
特色: 1.
團隊互動性佳(含物理、職能、心理、音樂治療) 2.
課表自主性高
獎金: 1.自費項目拆帳獎金(個人及團體) 2.健康專欄獎金等
福利: 1.員工旅遊補助(國內、外) 2.定期員工聚餐 3.尾牙抽獎活動 4.刷手衣制服、活動制服 5.團體保險 6.理財規劃課程
自費發展項目: 1.小兒自費課程(桌遊、書寫、主題課程等等) 2.成人自費課程(嗓音、吞嚥、桌遊課程等等) 3.跨專業協同課程(物理、職能、心理、音樂治療等跨專業合作)
意者請備: 意者請將履歷(履歷、自傳、相片、相關證書、進修課程)缺ㄧ不可。 請轉為PDF檔寄至yuhsun1030@gmail.com 郵件標題<桃園藝文+姓名+應徵兼職語言治療師>。(務必確認信件是否夾帶完全。) 應徵者請以e-mail為聯繫管道,謝謝。 |
【研習課程】從影像到領導:吞嚥的跨專業溝通
從影像到領導:吞嚥的跨專業溝通
一、課程摘要:
吞嚥,立基於病人的生活需求、安全與尊嚴,無法輕忽。然而,吞嚥的照護,卻可能因為低估吞嚥的複雜性、沒有客觀的醫學實證證據、未將不同專業的著重點納入思維,而使得跨專業溝通有所阻滯,各說各話,對焦困難。在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,且當吞嚥成為專業時,考量的便不僅是專業本身而已,更需將供需、生態、產業、價值的整體性思維納入考量,才能真正回歸病人的需求,邁向永續的循環。吞嚥,是我們可具體實踐跨專業溝通的場域。
二、主辦單位: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
三、協辦單位: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、桃園市語言治療師公會、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
四、上課時間:110年5月23日(日)8:30~17:00
五、上課地點: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202
(交通指引: https://reurl.cc/R6RgED)
六、報名時間 :即日起至109年4月30日截止,或是額滿200人截止。
七、報名費用:
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的會員免費
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的會員免費
桃園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的會員免費
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在學學生免費
非上述的學員報名費$1000 元
★ 作業考量,已受理報名者恕不接受辦理退費。
★ 匯款/轉帳資訊:合作金庫北寧分行(006),帳號:1106717210634,
戶名「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」
八、報名方式::一律採線上報名,不接受其他報名方式。
☆ 線上報名網址: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446295605c299ac6bdc
九、學分認證:語言專業課程,積分申請中。
十、說明:1.尊重演講者的智慧財產權,研習學員請勿擅自錄影、錄音。
2.本次無提供紙本講義,將以電子檔方式寄發,請務必於報名時留下正確之電子信箱。
十一、研討會議程:
時間 | 課程內容 | 座長/主講者 |
08:30~09:00 | 報到 | |
09:00~09:05 | 開場致詞 | 主持人:李家汎 理事長 座長:童寶娟 副教授 |
09:05~12:00 | 一圖勝千言: 以吞嚥醫學影像開啟跨專業大門 | 主講者:許原豪 語言治療師 |
12:00~13:30 | 午餐休息時間 | |
13:30~15:00 | 拼成一塊圖: 從線索中抽絲剝繭聚焦吞嚥專業 | 主講者:高瑞筑 語言治療師 |
15:00~15:10 | 休息 | |
15:10~15:40 | 織成一張網: 以吞嚥專業跨出治療室深鎖大門 | 主講者:蘇燕玲 語言治療師 |
15:40~16:10 | 建構生態圈: 以耳鼻喉科醫師觀點談吞嚥供需 | 主講者:林聖凱 醫師 |
16:10~16:40 | 領導式思維: 由經營思維談吞嚥生態鏈未來發展 | 主講者:洪士涵 主任 |
16:40~16:50 | 問題討論 賦歸 |
十二、課程說明:
(1) 一圖勝千言:以吞嚥醫學影像開啟跨專業大門(3小時)
許原豪語言治療師(花蓮門諾醫院)
吞嚥的複雜性經常被低估,評估的精準度直接影響到後續的治療與照護方案。吞嚥醫學影像,能夠協助吞嚥專業人員直接回到吞嚥核心,從猜測性推論到眼見為憑,再進入綜合研判,是跨專業溝通時簡單、直截的基礎。
(2) 拼成一塊圖:從線索中抽絲剝繭聚焦吞嚥專業(1.5小時)
高瑞筑語言治療師(花蓮門諾醫院)
吞嚥不單是吞嚥,影像也不單是影像,吞嚥影像僅是通往精準評估的大門,在專業間的溝通不僅是影像,還需要有效率地在各種線索中,拼湊出整幅圖像,用共通的語言,聚焦吞嚥,提供整全性照護的建議。
(3) 織成一張網:以吞嚥專業跨出治療室深鎖大門(30分)
蘇燕玲聽語治療組長(花蓮門諾醫院)
在吞嚥醫學影像及共通專業語言的良好基礎上,吞嚥的篩檢、評估、治療、照護進一步形成完整體系,縱向連結醫院政策、部門發展、人員訓練、服務流程,橫向擴及不同科別的合作照會,並延展至社區服務。
(4) 建構生態圈:以耳鼻喉科醫師觀點談吞嚥供需(30分)
林聖凱醫師(萬芳醫院耳鼻喉科)
醫療吞嚥專業做為核心,跨院、跨機構、跨場域的資源開發與整合,形成供需生態圈,從醫院到社區,緣際與中心的交合;從醫師到治療師,跨專業的合作;從醫療專業到病人需求,提供生活為中心的服務。
(5) 領導式思維:由經營思維談吞嚥生態鏈未來發展(30分)
洪士涵主任(萬芳醫院耳鼻喉科)
吞嚥跨專業的溝通與合作,在於發掘價值,不同專業或產業脈絡對於價值的思維有所不同,如何思考、串連、整合不同的價值思維,啟發領導式思維,開拓吞嚥產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性,並回歸病人的核心需求。